* 备注 (1/2):这篇测评文章基于“主观听感”评测,不包含科学分析,仅供参考。
* 备注 (2/2):本文作者 (Enson) 与下列提及的任何公司/实体均无利益关联。
Neumann 是一家来自德国柏林的老牌专业音频品牌,从生产麦克风发家,先后推出 U 87、TLM 103 等著名麦克风产品。同时,它也是 Phantom Power 48V 幻象电源标准 (DIN 45596) 的起源。
Neumann 开始制造录音室监听音箱 (以下略称监听音箱) 的契机源于 1991 年它对森海塞尔进行的收购,而后者在 2005 年收购了老牌监听音响制造公司 Klein + Hummel。2010 年,Neumann 以 “KH” 作为系列产品的代号,发布了第一款监听音箱 KH120A,它是 Klein + Hummel P110 的延续,但进行了改良。包括此后推出的 KH310A 音箱、KH810ii 低音炮都广受好评。普遍认为,Neumann 与真力同属高端工作室音频产品生产商,旗下产品性能各有千秋。
设备价格
更新于2025-10-23: 截至目前,Neumann KH120A 监听音箱(一对)在淘宝平台售价为12100元人民币,Neumann KH750DSP 工作室低音炮(一只)在淘宝平台售价为15300元人民币。
今年初购入一对 KH120A 后,我确信网上普遍认为的“监听音箱声音太平淡”的说法并不客观,反之,平直的频响曲线与超低失真、不带音染是 Hi-Fi 原教旨所一直追求的。但由于房间未经声学装修,房间模式导致的驻波让低频部分出现了多个峰谷,传到耳中的声音便不再平直。随后,我便开始了修复房间声学问题的漫长道路。

购入 KH120A 后不到半个月,我购置了第一台 KH750DSP + MA 1 麦克风,选择这个组合的原因是其支持房间校正,并且 Neumann 拥有自家 KH 系列音箱的相位数据 (Phase Linearization),可以比第三方 DSP (例如 Dirac) 更加精准地进行声音校正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在讨论音箱性能以及参数时,房间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。我的听音环境大致如下图所示,宽度为 3.6 米,长度为 3.9 米,高度为 2.4 米(不包含左上方房间以及上方壁龛)

科学测量 & 数据分析
单独使用 KH120A (无校准) 的 REW 频率响应如下:



可见,在添加第一台 KH750DSP 低音炮前,房间模式导致的驻波非常严重,110 Hz 附近产生了严重的相位抵消,约为 20 dB 左右。此外,RT60 显示低频衰减速度过慢,高达 947 ms,导致低频的主观听感较为浑浊。
使用 KH120A + 1台 KH750DSP 低音炮 (使用 MA-1 校准) 的 REW 频率响应如下:




在添加第一台 KH750DSP 并校准后,房间模式导致的驻波立刻减少了许多,先前 110 Hz 附近的相位抵消减小至 10 dB 左右,最深的 Null 频率移动至 105 Hz 附近。45 – 120 Hz 的巨大深坑几乎被填平,主观听感已经较为优秀。由于 KH750DSP 最低下潜频率为 18 Hz 且失真极低,可以说素质顶级,这种低频的冲击不只是听觉,身体也能感受到。
但是,由于 105Hz 附近的深坑仍然存在(推测造成的原因是前墙处有一个大型壁龛),声音虽好但并非最完美,还有可优化的空间。根据经验,如不考虑成本效益,双低音炮 + 合适的摆位(我使用 Sub Crawl 寻找最佳位置)会让体验更上一层楼。
于是购入了第二台 KH750DSP 低音炮:
使用 KH120A + 2台 KH750DSP 低音炮 (使用 MA-1 校准) 的 REW 频率响应如下:




可以直观地看出,双低音炮的组合,通过 Sub Crawl 确定摆位并使用 MA-1 校准的情况下,能够在完全没有声学处理的家庭环境内获得非常平直的频响曲线。这里使用了 Neumann MA-1 推荐的 Bass Boost 曲线。
最终的频响曲线只有少量 Null 以及潜在的测量误差,RT60 显示低频部分的 EDT 已经优化至700ms以内。在未经声学处理的环境中,想要达到如此效果实属不易。

接下来是主观评测部分。
本次试听时使用的设备
为了最大化降低试听设备或周围附件导致的声音偏差,我使用如下音频链路进行试听:
点击展开设备列表
电源链路:
- 加拿大 120V 60Hz 市电
- [防护设备] DC Blocker (直流阻断器,防止变压器啸叫)
- [防护设备] AVR 稳压器 (稳定并降压至 110V)
- [防护设备] Tripp-Lite IsoBar 6 (防电涌 / 雷击 / 短路)
- Holo Bliss L1 (机内 110V 模式)
- RME ADI-2 DAC FS (原装开关电源)
- Neumann KH750 DSP 有源低音炮 (2只,单独供电)
- Neumann KH120A 监听音箱
- [防护设备] Tripp-Lite IsoBar 6 (防电涌 / 雷击 / 短路)
- [防护设备] AVR 稳压器 (稳定并降压至 110V)
- [防护设备] DC Blocker (直流阻断器,防止变压器啸叫)
音频链路:
- Roon Server 音乐服务器 1台 / 主力PC 1台
- USB-A to USB-A 线 (各一根)
- 双设备 USB 切换器(亚马逊购入,可选择有源 Micro-USB 5V / 无源使用)
- 采用 ADuM 3165 芯片的 USB Isolator (隔离器,插在切换器外接设备端)
- 3m USB-B 线 (带双磁环,防止 EMI 干扰)
- RME ADI-2 DAC FS (v2,ESS芯片版)
- XLR -> XLR 平衡连接
- Holo Bliss L1
- Neumann KH750DSP 有源低音炮 (2只,使用 XLR Y Patch Cable 达到立体声低音炮的效果)
- Neumann KH120A 监听音箱
- Neumann KH750DSP 有源低音炮 (2只,使用 XLR Y Patch Cable 达到立体声低音炮的效果)
- Holo Bliss L1
- XLR -> XLR 平衡连接
- RME ADI-2 DAC FS (v2,ESS芯片版)
- 3m USB-B 线 (带双磁环,防止 EMI 干扰)
- 采用 ADuM 3165 芯片的 USB Isolator (隔离器,插在切换器外接设备端)
- 双设备 USB 切换器(亚马逊购入,可选择有源 Micro-USB 5V / 无源使用)
- USB-A to USB-A 线 (各一根)
主观听感部分(使用双低音炮配置)
* 平均听音音量在 65-75dB(A) 范围内。本人曾在医院测试过听力,较为优秀 (取多次测量中的最差值,如下:左:5dBHL,右:10dBHL) 唯有轻微神经性耳鸣 (16000 Hz 附近),听力范围 18Hz – 17000Hz,总体属较好范畴。
这次使用的测试曲为小众韩国音乐人 LEVI PARTY「VESSEL」专辑中的「VESSEL」一曲,音源来自实体CD。该曲发行于2011年,整体较为欢快,钢琴作主旋律纯音乐,背景使用众多现代乐器作陪衬,细节丰富且歌曲的混音技术较高。

歌曲使用钢琴与架子鼓节奏镲的轻敲作为开头,两种乐器的声音自然融合且能够轻松地定位。离开前奏部分,贝斯介入,低频随即环绕在身体周围,我不再能感受到音箱本身的存在,即俗称的“脱箱感”。这是使用单低音炮时难以获得的体验——固然,超低频是没有指向性的,而双低音炮仅是为了提供更均衡的低频扩散,且我使用的摆位为:1台放置于前墙左侧,1台放置于右墙听音位正对位置,正好能够抵消一部分房间模式带来的峰谷,这种低频环绕的感觉,是及其令人陶醉的。
每当歌曲 40 Hz 以下的声音响起时,仿佛耳边的空气被加速流动了。顺带一提,我的心脏先前有频发性室性早搏的问题,每30秒最高能达到10次;刚开始使用这套双低音炮配置的前几十分钟,我的早搏数量激增,每30秒最高16-20次,难以喘息。也许是高度还原的音乐与我的身体产生了交互 😀 开个玩笑!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体验。
最令我惊讶的是,许多我早已听厌的歌曲,在这套组合下,焕发出了新的生机。我不再抗拒重复播放它们。此外,我放下了日常最爱的 Hifiman Susvara 以及其他所有耳机,有些时日未曾再听。这便是主观听感的变幻莫测,也是音箱更具沉浸感的印证。
对于这套搭配,我没有更多的语言来形容它。与我听过的专业工作室音频效果相比,除了 RT60 不佳导致的“回声”感,以及仍然存在的轻微相位抵消,可以说没有其他区别。
如果不进行房间声学处理,我的下一步升级将会是 PSI AVAA C20 或 C214 主动低频陷阱。
My Subjective “Verdict” (我的主观评价):
综合: ★★★★★★
低频: ★★★★★★
中频: ★★★★★★
高频: ★★★★★★
细节: ★★★★★★
瞬态: ★★★★★★
声场(横): ★★★★★★
声场(纵): ★★★★★☆
音乐性: ★★★★★★
还原度: ★★★★★★
易疲劳: ★★☆☆☆☆ (越高越易疲劳)
戴眼镜使用: 不适用(原因:该设备为音箱) (越高越适合)
“Verdict” Updated [1st Revision]: 2025-Oct-23 22:22PM (Vancouver)

发表回复